研究出新的生物标记物
研究人员分析了22名PDAC患者的血液样本,以了解化学免疫治疗后正在进行的免疫机制。该团队在大多数患者中观察到八天之内B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消耗以及CD4 + T细胞的活化。出乎意料的是,仔细观察发现没有一致的CD8 +细胞活化证据,T细胞活化与预后之间也没有关联。这些发现挑战了临床前研究,临床前研究提示CD40激动剂引起的T细胞活化将与预后相关。
相反,总体生存结果与治疗前发现的患者血液中可测量的特征有关:全身性炎症。全身性炎症的特征是外周血中嗜中性粒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包括IL-6和IL-8)和急性期反应物的存在增加,是胰腺癌和其他类型癌症的已知症状。
作者报告说,在使用CD40激动剂和吉西他滨治疗之前患有全身性炎症的患者的平均总生存期为5.8个月,而从治疗开始就没有炎症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2.3个月。
费城-血液中的炎症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记物,帮助鉴定对被称为CD40激动剂的免疫刺激药物无反应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宾夕法尼亚大学在JCI Insight中发表。
*,胰腺癌会引起全身性炎症,在血液中很容易检测到。研究小组发现,当同时使用CD40激动剂和化疗吉西他滨治疗时,全身性炎症患者的总生存率比没有炎症的患者差。
CD40激动剂的目的是通过激活抗原呈递细胞(例如树突状细胞)来“引发" T细胞并增强抗肿瘤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帮助在免疫系统上“加油"。但是,过去的研究表明,CD40激动剂联合疗法只能使一半以上的患者缩小肿瘤。现在,将全身性炎症识别为耐药机制可以帮助指导治疗决策和未来研究,并为研究人员提供新的研究目标。
主要作者Max M说:“ CD40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靶标,特别是在胰腺癌中,激动性单克隆抗体已显示出很大的希望,但我们知道这些激动剂在某些患者中仍然会遇到削弱药物预期作用的障碍。"瓦滕伯格医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血液肿瘤学系医学临床讲师。“我们相信,我们不仅已经鉴定出潜在的健壮生物标志物,而且还发现了我们之前从未发现过的免疫系统中的重要参与者,这可能推动了耐药机制的产生。"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常见的胰腺癌类型,目前是美国癌症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尽管仅占新癌症病例的3%,但它却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7%以上,只有10%的患者在这种疾病中存活了5年。